社保有变2023年取消个人医保,看病吃药
自从我们国家去年解除疫情控制以来,大家都增加了购药需求,更多地使用医疗保险卡。在谈到医疗保险卡时,最近每个人都注意到,我们的医疗保险卡上有一个私人账户,私人账户的钱减少了,而且无法提现。甚至最近有新闻说,年我国计划取消私人医疗保险帐户,并完全报销医疗费用?
其实关于这个实行全民医疗免费政策,取消个人医保账户,群众中早有呼吁,因为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看病吃药的现象会越来越多,期间出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众所周知,我们国家一直在促进和改善我们的医疗保险制度。如果你将来不用付钱就可以治病和服药,这对人们来说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政策。
而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个国家实行了医疗免费政策,例如加拿大、西班牙、英国、俄罗斯。那么,既然世界上已经有那么多国家都已经实行了免费医疗政策,有那么多先例可以参考,我国是不是也可以尽快实行这个政策呢?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分析了一下,结论是目前我国的条件还不成熟,还不适合实行该制度,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点。
从政策落实角度分析。
我国的医疗资源目前还不足以应付该制度的实行。具体来说,如果实行全民医疗免费制度,容易出现的结果是医疗资源浪费和医疗挤兑现象。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实行全民医疗免费政策,人们医院看看,有病治病,没病当体检,反正不花钱。然后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导致需要预约才能看病,再然后预约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真正有需要看病的人得不到及时医治,酿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去年至今年最直观的感受是最近疫情防控措施放开,我国感染奥密克戎人数呈几何指数增长,去医院的人数急剧增长,这还是在疫情三年后,病毒毒性大大减弱,绝大部分人能在家扛过去,医院的情况下。若是在三年前,感染上新冠医院治疗,医疗挤兑会比现在更严重。
而从经济角度分析。
第一,我国人均GDP不够高。有人会很奇怪,此话怎讲?要知道我国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年全国GDP是.02万亿元人民币,排名全球第二。但是,别忘了另外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我国是拥有14.12亿人的人口大国,这一均下来,人均年GDP是8.57万元人民币。这个人均GDP水平跟发达国家比还是有很大差距,而且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巨大,免费医疗政策也不能简单的根据国家GDP一免了之。
第二,目前医保基金支持不了全国人民的需求。我们知道,看病吃药需要花钱,钱从哪里来?从医保基金里面来;医保基金的钱从哪里来?说到底,还是从人们缴纳的医疗保险的钱来;而人们缴纳医保的钱从哪里来?是从人们辛勤工作,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得来的。
我们缴纳医疗保险,是为了生病吃药的时候,能报销一部分看病费用,假设实行全民医疗免费政策,人们就不想缴纳医疗保险了,那么国家给我们报销的钱从哪里来呢?所以说到底,羊毛还得出在羊身上。所以,全民医疗政策对国家经济的要求很高,这也是上文提到人均GDP的原因。
这种种说明,我国还不适合实行全民医疗免费政策。不过大家也不用灰心,我国每年都会根据实际对医保体系进行改革,医保可报销的药物也一年比一年多,就为了让民众的生活更好一点。我国的住院费用报销已达70%,同时还有很多商业保险作为补充,为我们的健康加了双重保险。
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设置个人医保账户是实用性比较高的做法。这个方法操作简单,门槛低,只要有账户就能直接看病买药,这对年纪大的老人来说,便捷。
言归正传,既然我国国情还不适合实行全民医疗免费政策,那么在现有医保制度下,我们怎么才能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保障呢?尤其是以下三类人需要注意了:
第一,没有补充医疗保险的人。随着基础医疗保险的普及,我们大部分人在普通感冒发烧的时候,都能使用个人医保账户里的钱看病买药。但是个人医保账户里的钱有限,一旦遇到比较严重的病,而又没有补充医疗保险,这治病的费用,就需要自付,反观有补充医疗保险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免去很大一笔治疗费用。
第二,患有长期慢性疾病的人。同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一般需要长期治疗,吃药,而且,慢性疾病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这类人群的医疗费用加起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第三,需要长期自费吃药的人。尽管我国的医保目录中有上千种药品,而且数目每年都在增加,但也有很多昂贵的,治疗特殊疾病的药并没有在其中。一旦患上需要长期吃药的疾病,就有可能一辈子都负担昂贵的医药费用。
那么,根据相关消息,年我国计划取消个人医保账户,消息属实吗?是的,但实际上只取消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取消。被取消的部分是需要自己缴费的城乡居民医保。在医保取消后,这部分的用户账户里的钱,还能继续使用,并不会消失,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结语
不管未来政策怎么变动,相信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好,人民各方面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包括医疗方面的水平。尽管我国国情还不适合实行全民医疗免费政策,但这一定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能被实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bz/1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