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医疗行业里最值得期待
本期嘉宾:好大夫在线创始人兼CEO王航
出品
搜狐商学院
编辑
郑青春
主编王德民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兴起,互联网技术逐渐改变原有的医疗模式,有效链接了医生与居民间的信息孤岛,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疫情推动之下,国家要求各级、特别是二级以上的公医院医院,这是整个行业发生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好大夫在线创始人兼CEO王航表示,公立医疗机构到互联网领域中去做服务,对医疗行业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行业主体行动起来了,行业的规模、服务的维度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目前医院超家,医院提供线上诊疗服务,医院网上预约诊疗率已达50%以上,90%医院实现了院内信息互通共享。在用户和医疗市场的需求下,不少医疗服务平台也化身为“线上的基层诊疗机构”,其中就包括好大夫在线等医疗服务平台。
好大夫在线创立于年,主要从事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在医生信息查询、图文问诊、电话问诊、远程视频门诊、门诊精准预约、诊后疾病管理、疾病知识科普等多个领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服务。
截至年5月,好大夫在线收录了国内近1医院的81万名医生信息,其中23万名医生在平台上实名注册,累计服务超过万名患者。
谈及创办的初衷,王航回忆到,当时看病难位居社会十大问题的榜首,他希望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去输出更好的医疗服务。王航拥有预防医学专业背景和从业经历,曾任雅虎中国搜索事业部总经理,年-年与周鸿祎联合创办奇虎公司任副总裁。
年,王航离开奇虎后,便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以及创业经历创办了好大夫在线。他将好大夫的功能定位于搭建医生跟患者之间的服务平台,在互联网上更广泛地覆盖线上人群,和医院、医生形成线上线下的合作关系。
创业之后,王航逐渐意识到未来医疗服务将产生更多不同层次的需求,需要由商业机构做模式创新驱动。而商业机构和公立医疗体系最大的差别就是商业机构创新力更足,可以去做更多模式上的创新。
在医疗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上,王航指出,根本问题在人们缺乏对服务价值的认可,医疗服务市场也是服务市场,当前中国消费者为服务买单的社会观念有所欠缺。“很多患者的观念是愿意为药付钱、为医疗检查付钱,但并不愿意为医生给他的医疗服务付钱。”
王航认为,未来当医生在线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之后,整个社会的观念会逐渐发生转变,大家会更认可服务对他的价值,更愿意支付线上的医事服务费。随着医生在线上提供越来越多有价值的服务之后,这种价值最终会被估量为消费者为医生的服务买单,这将是未来在医疗行业里最值得期待的新商业模式。
谈到疫情对线上诊疗带来的机遇,王航表示,疫情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医疗的广泛应用,加强人们对互联网医疗的了解和认可,很多患者和医生在疫情期间开始尝试线上诊疗,这一次的跨越帮助整个行业节省了很多用户教育的成本。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4.4%的中国网民在疫情期间参与过在线问诊、医药电商或互联网健康咨询等互联网医疗服务,67.1%的网民表示对互联网医疗接受程度有所提升,超过七成的网友认为互联网医疗在疫情期间起到了减少人群聚集、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减轻门诊压力、分诊分流的作用。
随着发展的逐渐成熟,好大夫在线的战略探索也在不断深化。年,王航宣布好大夫进入团队诊疗的时代。简单而言,团队诊疗是由一个品牌医生作为团队领衔专家,聚集医生助理、下级大夫、护士、康复师等,组成一个线上团队,分工协作一起服务患者的模式。
王航表示,医生团队要取得进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模式的建立和接受。比如让每一个团队成员按劳取筹,做好激励,是一个团队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在这方面如果一旦突破之后,这种模式上就打通了,它不单单是技术,还要形成新的模式,包括组织模式、激励模式。”
“当医生有了线上门诊、有了工作团队、医院的床位、还有手术安排和查房系统,实际上已经在独立执业了。当这些问题都解决、理顺了,不仅工作效率可以提升,医生也能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提供优质的服务本身。”
王航认为,医生团队的诊疗模式发展成熟之后,对于现有的医疗行业格局的影响可能会非常深远。团队诊疗将赋能给头部的品牌医生,让他能承载更大量的需求。“我相信有很多头部的互联网上有品牌的医生,将来有可能会成为医生集团,甚医院、医院,这跟以前在线下的成长速度完全不同。”
对于未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王航充满了期待。他认为,未来互联网医疗可能会诞生出更多的新型服务、新型应用,从医疗转向健康,从单点转向全流程,从治疗疾病转向整个的健康管理,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模式、新的产业都会逐渐诞生出来。
搜狐财经对话王航
搜狐财经:好医院医院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
王航:疫情推动之下,国家要求各级、特别是二级以上的公医院医院,这是整个行业发生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背后就是整个医疗行业的主体,公立医疗机构主动到互联网领域中去做服务,这对整个行业是很好的信号,行业主体行动起来了,行业的规模、服务的维度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从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规划看,医院的职能定位是在疑难和重症,医院医院,主要的工作目标是为患者提供便民服务,特别是方便他们后续的线上复诊。而好大夫为主的第三方平台,主要的功能定位是在互联网上更广泛地覆盖线上人群,去接触更多的互联网入口,与更多的线上“数字社区”合作,和医院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响应居民的健康和医疗需求。
这种合作关系是基于转诊的。医院的医生请到线上做科普,做义诊,在线上线筛出需要医疗介入的病人,当病人需要面诊或治疗时,可以很方便的转诊到医生所在的线下医疗机构,医院之间就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的合作,或者是基层医疗机构和专科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
搜狐财经:您在年创办了好大夫在线,当初您创办好大夫在线的初衷是什么?
王航:我记得年年底,媒体有一个年度十大社会问题的评选,看病难问题高居榜首,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利用技术创新手段,为医疗行业做一些贡献。我们是商业机构,而商业机构和公立医疗体系的最大的差别是我们的创新力更足,并且这种模式上的创新会更加有新意。我们最早是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改变医疗服务,后来我们意识到还可以去做更多模式上的创新,输出更好的医疗服务,去补足医疗服务的更多需求。现在主要是由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而未来医疗健康服务将产生更多不同层次的需求,需要由商业机构做模式创新驱动。
搜狐财经:智慧医疗和人工智能如何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它对缓解当前医疗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可以带来哪些帮助?
王航:举个疫情期间的例子。疫情期间我们就变身为一个“线上的基层诊疗机构”。我们这次在疫情期间在线上提供了很多义诊服务。这些义诊服务主体有三方面功能:第一个是科普,通过医患的线上沟通去传递很多疫情防控的知识;第二是做筛查和转诊,医生可以通过线上问诊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还是应该在家里观察;第三是线上复诊,并把线上开的处方药品递送到家。这几个合起来就是在线上新建立起来的一种基层医疗机构。这种基层医疗机构对于早期疾病的筛查作用可能会更大,因为它覆盖更多人群的成本低,同时由于它对接了专家的能力去做义诊,在专业上也比传统的线下基层医疗机构要高很多。而专家在传统模式下做义诊的成本很高,效率很低。一个专家级医生,医院,在那待一天可能也见不到几个真正需要找他看病的复杂疾病患者,而在线上的筛查、转诊,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医患精准对接。
有了新的互联网通道之后,它能积累大量新数据,大数据技术再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线上能做的事情和未来能想象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比如在线上能不能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发放问卷,筛查出对症的病人,再交给专科医生。其实中国的基层医疗机构的主体短板还是在疾病筛查的问题上,有了新的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智慧医疗这些技术支撑之后,这个短板能够得到更好地补足。
搜狐财经:直播义诊有哪些作用和影响?王航:疫情期间,直播带货变成家喻户晓的事情。医生也上线了,但医生不是带货,而是科普健康和疾病的理念。同时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形式就是义诊,病人有问题就可以通过直播互动向医生直接提出来,医生回答的过程就是一个筛查过程。对于医生来说是通过一个直播,一对多的科普加义诊的筛查,能够精准的筛出对症的患者,并帮助他们对接后续的线下门诊和住院。对于患者来说,医院,在家就能够和医生交流,效率非常高。这种情况未来会越来越普及,医生们在线上可以覆盖更大的基层人群,这是线上基层的概念,我觉得它会变成一种非常值得期待的新方式。
我相信未来那些医生们,医院的病房、手术室出现。另一方面,医生可能会放弃一些门诊时间,把门诊开到线上来,开成一对多的义诊。在线上做义诊,通过线上低成本的手段去筛查病人。我认为将来门诊形式里边有可能会新发出来一种新的线上门诊或者叫线上一对多义诊的形式。
搜狐财经:这是否会演变成另外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王航:医生的服务非常有价值,之前大家更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fl/1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