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姑息治疗并非本意,癌症末期患者给自己
谁不热爱生命,谁不畏惧死亡,但是漫长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面对无法抗拒的现实,我们只能选择妥协,虽然那并不是我们的本意。
身边总是响起这样的声音:某某查出肝癌,然后开刀手术,没一个月就走了;某某查出胃癌,本来活蹦乱跳的人,入院治疗后,没多久就发现癌细胞转移,很快就死了。
这些声音经常地作为反面教材,给我们一种感觉,现在的治疗手段对顽症、恶症还是有点束手无策,如果真的治好,估计也要闯上大运才行。如果积极治疗就能挽回生命,又有谁不留恋人间呢?即使砸锅卖铁也要去尝试一下,毕竟,人走了,有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了。
还有更残酷的现实是,就算积极治疗,也可能最终病没治好,钱也没了,人还得被一通折腾,这种事情在身边都有大量活生生的例子,所以当事人就难免会考虑,在临死前,是否能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一点,更体面一些。
别为了“大概率”治不好的病,临死前还被霍霍一通。
这时候的尊严,是在离开人世前,留给自己的最后一点体面了吧。挣扎一辈子,谁还不是为了一份体面呢?相比于死亡,像“狗”一样毫无尊严地死去才更让人觉得可怕,但这时候的体面,更代表着人活在世上的最后一份倔强。
曾经看过这样的故事,在古代的草原上,牧民们在冬天经常要面对白灾的侵扰,就是雪灾的意思,如果家里的食物储备不够一家人安全地度过冬天,那些老人,就会在夜里偷偷离开帐篷,平静地朝着草原深处走去,用自己的牺牲来为家人节省一份口粮,为亲人多争取一份生存的机会。
这个故事,体现了人类在自然法则面前的渺小和残酷,也告诉了我们,人在最后时刻,在死亡和保全亲眷之间,我们更容易表现出对死亡的大无畏精神。只要亲眷安好,必然的死亡也变得不可怕起来。
人在幼小时都受到大人的保护,长大之后,就自然而然地在心底生出一份孝心,也自动承载起那份对后代的舐犊之情,这可能是动物的本能,但人类在这方面更加理性,也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毕竟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私的。
一辈子就想给家人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在临死前拖累家人,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因此选择姑息治疗,自然而然成为最优先的选项。
现在经常传出的医生利用癌症敛财的报道也让很多癌症患者心中生出顾虑,他们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被敛财的工具人,这几乎不可原谅。但相信大部分的医生都是好的,在医疗行业,大部分医生都有起码的职业道德,在治愈癌症的这个核心上,相信医生和患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据世界癌症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现约万癌症患者,这是一个庞大的数量,为了减轻癌症患者的负担,我国卫生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治疗和扶助政策。
比如运用集中采购、医保支付、合理用药、研发新药等措施,出台近、远期政策,提高抗癌药品的供应水平,各项措施综合联动,使达到减轻癌症患者药费和治疗负担的效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在癌症治疗的技术方案上,对一系列常见的癌症进行诊疗规范,印发常见癌症综合诊疗方案,医院在癌症治疗技术上进行规范和提高。
社保部门也对癌症患者的补助出台具体办法,对大部分的癌症治疗费用进行报销,癌症医保报销比例如下:
1)0-4万元以下报销85%;。
2)4万元-8万元以下报销90%。
3)8万元以上报销95%。
这些政策,已经大大减轻了癌症患者的治疗支出。另外还有5类癌症纳入大病医保保障,具体为: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
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居民癌症治疗的关心和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医疗技术的提升,相信将有更多的癌症患者得到治愈,到那时,这些癌症患者就能得到真正的尊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fl/12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