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行业肿瘤APP等轻模式几近消亡,
年12月12日,动脉网、蛋壳研究院发表了一篇关于肿瘤APP的盘点报告《互联网医疗肿瘤APP详情分析》,文中一共盘点了25个肿瘤APP,两年后的今天,动脉网再次对这些APP进行调查,发现目前仍然在运行的只有寥寥几家,存活率不到20%(如果APP半年内不更新,我们即视为不再运营)。
肿瘤APP被洗牌的同时,从基因检测、大数据、人工智能、靶向药物、医患服务平台等新领域来预防、治疗肿瘤的公司却越来越多,新科技正在逐步从根本上解决肿瘤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故事情节,患者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去医院检查得知自己得了肿瘤,大部分还都是晚期,只能通过化疗和吃一些止痛药缓解,治愈的概率渺茫。这是传统的肿瘤发现、治疗模式。
现如今随着基因检测价格的降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重要性的凸显,靶向药物的验证,医生多点执业模式的出现,诞生了一种新的肿瘤预防、发现、治疗,康复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基因检测了解患病概率,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体外诊断试剂盒的出现加大早起癌症发现概率,靶向药物的出现减少了化疗的痛苦和副作用,互联网医患平台为患者康复提供便利。同时海外就医又给人们提供了全新的就医选择。患者数据的收集、格式化又反过来为药物研发、医生培训提供数据基础。
本文梳理88家与肿瘤相关行业的一级市场企业(未在A股上市),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肿瘤行业初创企业统计肿瘤行业初创企业发展肿瘤行业初创企业成立立年份统计
数据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数据库
年以前,肿瘤行业的创业企业主要是从事药物研发、基因检测。药物研发一直没有间断。基因检测的热度得益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从事肿瘤基因检测的公司逐渐增多。
到了年,受到资本的推动,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第二代基因检测技术的逐渐成熟,外加互联网医疗的热度,使得年开始,从事肿瘤相关领域的创业企业暴增,由于年很多医疗创业企业并没有获得利润,随后资本趋于冷静,创业企业开始减少,但是由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不断突破,技术创业并没有减少。外加年后,全科医患平台的市场格局基本确定,专科医疗领域的创业开始涌现。所以创业企业虽然减少,但并未出现断崖式的降低。
初创企业规模数据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数据库
在肿瘤行业,无论是从事基因检测,还是从事肿瘤药物研发,都是需要很多人力的。比如近日上市的贝达药业仅生产销售一款药物埃克替尼,企业人数规模就达到了人以上。本次统计的企业均为未在A股上市的初创企业,大多数员工属于科研技术人员,但是只要公司拿到A轮融资以后,企业人数就会达到50-人,到达B轮以后企业人数就会在人左右。
初创企业地域分析数据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数据库
肿瘤行业初创企业所在地区中,最多的是北京和上海,分别是32家和20家。其次是广东和江苏,分别是13家和9家。这些初创企业的产品类型多是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大数据和肿瘤交流平台,这些创新企业需要资金来发展,医院的数据作为研发基础、医院作为临床试点,如果是肿瘤药物研发则有时候会需要和高校的科研机构合作减少研发成本,初创企业的这些需求在北上广可以得到基本的满足。
初创企业轮次数据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数据库
在我们统计的88家创业企业中,有公开投融资信息的企业有50家,其中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有2家,D轮融资1家,B轮有7家,A+轮3家,A轮15家,Pre-A有2家,天使轮有20家。这些企业总共的融资额为.6万美元,其中年获得的融资额为万美元,占这些企业所有融资额的53%。
这些企业大多数还在A轮和天使轮阶段,只有两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一家是以分子检测为基础的肿瘤个性化医疗服务提供商的上海鼎晶生物,另一家是致力于肿瘤个体化诊断与治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友芝友科技,两家都是从事肿瘤与基因相关产业。
像肿瘤大数据、肿瘤医患交流平台等领域,都处在发展阶段,市场教育还需要一些努力,尚未独角兽出现。而在肿瘤药物领域由于大型药企的存在,他们资金雄厚,假如有新药研发到达临床二期或者三期,这些企业极有可能被收购。
年肿瘤行业相关政策扫描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提出了4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主要包括:
一、提高肿瘤诊疗能力。要求各地加强医疗机构肿瘤科及相关学科建设;开展肿瘤诊疗相关人才的培训,将肿瘤诊疗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改善病理、药学、护理、放疗等相关人才紧缺状况;鼓励开展肿瘤防治科学研究。
二、规范肿瘤诊疗行为。落实肿瘤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实施规范化诊疗;控制抗肿瘤药物和辅助用药品种品规数量,不断降低辅助用药的使用比例;定期开展抗肿瘤药物和辅助用药监测与评价;落实处方点评及公示制度。
三、优化肿瘤诊疗模式。将个体化医学、精准医学理念融入肿瘤的诊疗,推行“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丰富肿瘤诊疗服务内涵,做好患者的康复指导、疼痛管理、长期护理和营养、心理支持; 四、建立科学管理方式。医院、护理院、临医院的对接,逐步构建从诊疗到康复、从医院到社区,对肿瘤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加强肿瘤登记报告和监测;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制度,缓解肿瘤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年肿瘤行业初创企业融资扫描年1月,思派网络宣布已获得富达集团下属斯道资本(原富达亚洲风险投资),F-Prime基金(原富达生物科技基金)及中国平安集团下属平安创投的千万美金级投资。年6月,又获得由腾讯领投的数千万美金B轮融资,A轮投资者美国富达集团下属斯道资本、F-Prime基金及平安创投继续跟投。
年2月,健康获得万天使投资,投资方未透露。
年3月,认知关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普华资本、思创医惠投资。致力于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医疗领域,打造中国版沃森肿瘤专家。
年3月,肿瘤医患对接平台优医CARE获得A轮万元融资,投资方为金茂资本。
年3月,康爱医生获得万A轮融资,投资方为春风创投、富德创投。“康爱医生”是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指定的患者教育、管理及互动的平台。
年4月,专注于肿瘤领域的中国医疗大数据公司零氪科技(LinkDoc)宣布获得数千万元美元B轮投资,由宽带资本领投,汇侨资本、千骥资本、NEA跟投。
年5月,台湾癌症检测公司行动基因(ACTGenomics)宣布已完成万美元(行动基因北京白癜风高等专科医院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fz/4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