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位影像大咖齐聚南京鉴宝直

这听起来有些天马行空。

“TA,兼具速度与精准,直击磁共振扫描两大痛点,实现影像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TA,让磁共振扫描告别屏息时代,实现自由呼吸下的极速腹部电影级成像!”

“TA,可将3D头颅检查总扫描时间从40分钟降低到10分钟!”

“TA,让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了一锤定音的诊断新依据!”

……

1月13日,余名影像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汇聚南京,只为亲自鉴一鉴“宝”——联影业界首台3.0T光梭磁共振。

联影光梭磁共振首发仪式现场

与会重要领导共同登台为联影光梭磁共振揭幕。上台参与揭幕仪式的领导有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江苏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医院医学影像部主任李澄教授,山东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医院马祥兴书记,全军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医院副院长孙钢将军,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理事长、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赵斌教授,医院放射科主任曾蒙苏教授,上海中医院放射科主任詹松华教授,江苏省放射学分会候任主委、苏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胡春洪教授,医院影像科主任朱斌教授。

TA究竟什么来头?能让业界大咖们这一连串畅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答案是:对速度上瘾,对精准欲罢不能——光梭磁共振的核心秘密在于搭载业界首创光梭成像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归结为一个四字要诀——“少即是多”,以压缩感知技术为核心,融合各时代磁共振成像技术精华,可智能优化数据采集模式,以最精简信息重建图像,从而在大幅提升重建速度的同时,在单位时间内大幅提升图像质量!不仅快——最高16倍采集加速,实现磁共振“电影级成像”;还极为精准——可实现零层间隔,获得分辨率更高、体素更小的精细图像。

接下来,听听大咖们的“鉴宝语录”。

————

大咖“鉴宝”

滕皋军教授

医院院长

“健康领域需要创新设备,尤其是能够展示国家医疗水平的标志性设备!七年,联影的变化日新月异,现已超越常规影像产品范畴,在医疗信息化、AI等领域均走到了国际前沿。希望联影继续超越,引领行业浪潮!”

李澄教授

江苏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医院医学影像部主任

“作为联影的忠实用户,医院希望联影能够一如既往完善技术研发与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平台,用更先进、更具临床与科研意义的技术、产品造福患者!”

曾蒙苏教授

医院放射科主任

“目前,医院配置联影全线产品,其中两台磁共振每天扫描患者-人,仅肝脏增强就逾例。三年时间证明,联影设备完全经得起考验,稳定性好,故障率低!光梭磁共振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3.0T磁共振,光梭成像技术可以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实现快速动态扫描,为临床与科研提供新手段、新思维。”

朱斌教授

医院影像科主任

“对磁共振而言,最重要的是速度与精准,解决这两个痛点,是我们影像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光梭磁共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前途不可估量!”

张芬平

联影高级副总裁、客户关系管理CEO

“光梭成像技术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在磁共振尖端技术领域跻身国际第一阵营,更标志中国影像行业乃至中国制造的弯道超车!联影将持续深挖用户的临床与科研应用需求,不断开发创新应用,助力中国影像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

“速度与精准”深度解析

基于联影光梭磁共振系统,联影与医院、医院、医院、上海中医院等国内著名医疗机构开展深度临床与科研合作。

“光梭”体部应用创新

在肝脏疾病的影像检查中,动态增强成像对时间要求较为严苛,但传统技术一次屏气扫描仅能获得一期图像,同时受检者轻微的呼吸也会对成像效果造成极大干扰,产生呼吸运动伪影,影响扫描成功率及疾病诊断,甚至可能引起漏诊、误诊。

医院影像科饶圣祥教授在会上发表题为《光梭磁共振腹部应用》的报告

医院影像科饶圣祥教授介绍说,光梭成像技术可实现16倍采集加速,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即可获得多期图像,能够清晰看到组织信号连续动态变化,呈现“极速肝电影成像”,精准捕获肝脏动态影像的每一瞬间,实时、全方位锁定病灶。

光梭成像技术下的肝脏动态增强图像:18S/32期动脉期多期。1.病灶区,2.降主动脉,3.门静脉,4.肝实质

“光梭”神经系统应用创新

传统磁共振头部检查一般为2D扫描,存在时间长、分辨率低等问题;磁共振3D成像虽然可以解决分辨率问题,但因扫描时间较长,临床多不采用。

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张冰教授在会上做题为《神经系统MRI应用的提升》的报告

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张冰教授介绍,光梭成像技术带来临床应用的重大突破——一次扫描可得三个断面成像,部分容积效应降低,有效提升微小病灶的检出,可将3D头颅检查总扫描时间从40分钟降低到10分钟,她赞叹:“临床检查进入真正的3D时代!”

不同加速倍数下的头部3D成像,上排图像基于传统加速技术,下排图像基于光梭成像技术。加速倍数为3.5倍、3.0倍、4.5倍、5倍。

在神经系统应用中,光梭成像技术下的高清海马成像、脑肿瘤全套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等应用效果得以显著提升:

高清海马成像

人脑海马体具有管理记忆和空间定位的重要作用。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海马体是首先受损区域,导致记忆力衰退以及方向知觉的丧失。但海马体积小,分区多,对磁共振图像的分辨率要求极高。

联影将光梭成像技术应用到海马体高清扫描成像中,在同等扫描时间内,可大大提升图像分辨率,为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依据!

海马高分辨扫描图像,图一为离体海马9.4T图像,图二为光梭磁共振海马高分辨扫描,图三为图二反色。采集线圈:32通道头线圈,体素:0.3*0.3*2mm3。

脑肿瘤全套成像

基于光梭成像技术,医院在20-30分钟即可完成脑肿瘤全套协议扫描,包括10分钟3D平扫,DTI,DCE增强,波谱等,较原来肿瘤全套扫描方案节约15分钟,且实现解剖成像全部对比的3D等体素扫描。

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代谢改变往往早于形态学改变,光梭磁共振搭载全新波谱技术,可对活体组织代谢物进行无创检查,定量检测组织内代谢物,进一步助力肿瘤早期诊断。

联影波谱成像下的左颞叶肿瘤

磁敏感加权成像

烟雾病是一种脑底血管异常的脑部疾病,因脑血管造影时呈现许多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似吸烟时吐出的烟雾而得名。由于脑部血管细小密集,对图像分辨率要求极高,做一次脑部扫描耗时甚至长达半小时。

基于光梭成像技术,高分辨率TOF可以在不影响图像分辨率的情况下,大幅缩短采集时间,精准判断异常血管吻合以及出血责任血管。

同时,联影光梭磁共振搭载全新磁敏感加权谱成像技术,可获得极佳的磁化率加权对比度和分毫毕现的细节,大大提高烟雾病检查的准确性。

上排为SWI+相位图,下排为经典SWI相位图。TE值分别为3.8ms、9.4ms、15ms、20.6ms。

“光梭”骨关节应用创新

在诊断骨关节微小病灶时,传统磁共振二维扫描存在一定层间隔,容易忽略微小病灶,造成漏诊。

医院放射科邹月芬教授在会上发表题为《膝关节MRI特点及诊断误区》的报告

医院放射科邹月芬教授介绍说,基于光梭成像技术,以0.5mm3等体素甚至更小的立方体为扫描单位,实现零层间隔,同时极大加快了临床工作流,将骨关节扫描速度提升5-6倍,相同扫描时间内,可获得分辨率更高、体素更小的精细图像,为医生更精准诊断提供依据。

膝关节磁共振成像,左为传统2D图像,右为光梭MATRIX3D成像。

中医磁共振

上海中医院放射科主任詹松华教授指出,现代技术是可以为中医发展服务的。影像学新技术是一种工具,可以在传统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医特色专科如骨伤病、颈椎病、肛瘘、乳腺病等领域,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能够提供精确诊断并进行疗效评估,更好地发挥出中医的天然优势。

上海中医院放射科主任詹松华教授在会上做题为《“中医MRI平台”的临床研究中医磁共振平台的临床研究》的报告

基于中医磁共振系统,可为退变治疗、肛瘘、浆细胞性乳腺炎、肝纤维化、肿瘤的中医治疗、骨挫伤中医治疗等提供客观依据。

左为全球首款针灸专用头线圈,右为24通道高密度头线圈。

中医磁共振下的肛瘘成像,采用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可在任意方向重建出瘘管形态。体素:0.9x0.9x0.9mm3。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长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js/2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