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天吃饭的九安医疗,是否值得继续投资
九安医疗,这只经历了27个天花板的十倍妖王,现在为何这般拉垮?有人说价格怎么升上去的,自然会怎么跌下来,这么说似乎也没有错,毕竟抗原检测盒也只是吃了这波疫情的红利,更准确的说,吃的就是今年新变异病毒“奥密克戎”的这一波红利。
年11月24日,南非首次将新冠病毒的一种全新变异类型,报告给世卫组织。
直到11月26日,世卫组织将这种变异病毒,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并且发布了警告,奥米克戎可能会构成“非常高”的全球风险。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奥密克戎就以强大的传播感染性,在全世界蔓延开来。
英国首先采取了飞行禁令,紧跟着整个西方国家大多数也都推出了相关禁令。
就在这短短的几个月,世界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美股甚至出现暴跌现象。
年12月1日,美国发现了首例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仅在几个星期内,该病毒就取代了德尔塔病毒,成为美国主流的传播毒株。
病急乱投医的老美,不得不将一家生产抗原检测盒的中国公司纳入政府招标名单中,这家公司就是我们的九安医疗了。
年12月21日,九安医疗美国子公司iHealth收到由美国纽约州卫生部就iHealth试剂盒的采购订单,订单金额分别为万美元和万美元。
随后不久九安医疗招标获得美国ACC销售3.54亿人份iHealth试剂盒,合同价税合计金额为17.75亿美元,合计多亿人民币,就是这笔天量的订单,让九安医疗成为了美国这次招标的最大赢家。
接下来几个月九安疯狂加大产能,年12月月产能就达到1亿人份,年一月起产能增至每月2亿人份。截至年3月10日,公司美国子公司已经交付了所有订单,应收账款也几乎都进入了公司账户里。
至此九安医疗宣布,年第一季度业绩利润预计达到-亿元,比年增长.43%—.63%。
可以这么说,年一个季度净利润赚回了等于年以来利润总和的41.62倍。
因此九安医疗的股价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27个涨停板,从5.3元涨到98元,足足涨了17倍。
现如今九安手里还拿着一百多亿的现金,公司市净率却只有1.68倍,动态市盈率更是达到全球市场最低的0.51倍。
也许是盛极而衰吧,九安医疗的消息面过于明牌,彻底成为了散户的集中营,正因如此他也失去了炒作空间。
那么九安医疗是否值得继续投资?
一季报公布后九安的PE只有0.5,在医疗板块不是低,是非常低。可怕是它还有多亿净利润,更可怕是它的毛利润达到70%左右。这数据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股价维持在0.5倍PE为什么呢?这数据可吊打同行一众公司。是第一名迈瑞医疗一季报的2.5倍,净利润的7倍。
让人疑惑的是,资本市场竟然一点也不买账。市值不破千亿股价不上元,一点都不科学。
股价持续的攀升,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和营收的可持续性相关。
九安营收可持续吗?
1.这个跟疫情会彻底根除,还是会成为常态化的流感相关。
2.疫情出现检测产品,突然爆发出巨大市场,疫情褪去,能否防守好,EG:①人员裁减,②部门裁减③支出消减优化。胖了容易瘦了难,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3.此次事件说明公司强大市场开发组织研发能力,积极布局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此次行为打开巨大的销售网。同时为公司获得巨大名气。
公司营收持续性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才是导致资本市场现阶段不买账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九安营收可以持续,营收是否会萎缩,会萎缩。股价是否合理,不合理。股价是否还有空间,有空间。
公司打开了市场,开拓出销售网,打出了名气,公司此次事件的快速反应说明,公司的应变能力是很强的。当然以目前营收作为估值肯定是过高的,目前营收估值亿以上才合理,事件褪去,市场肯定会萎缩一部分,但是跟以前之前比肯定有巨大提升。
以目前疫情的形势来判断,常态化可能性偏高。
作为投资者考虑最关键指标就是事件退潮,营收会稳定在多少亿?公司是否有不错的新产品出来,守住一部分目前开发出的巨大市场。
现如今也只有等待二季度业绩公布了,或许业绩还会有继续爆发,但是谁都不敢保证未来的奇迹还能持续下去,毕竟就目前而言,海外疫情,老美和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已经彻底躺平,抗原检测到底还有没有在用都不能保证。
今天之前的九安是奇迹的九安,现在的九安估值也奇迹般只给出了一季度的估值,但是谁都不可否认他依然存在无数可能性,作为一家唯一能够拿下美国抗原检测的中国公司,并且还能在全球的同行竞争中做到全球第一,这家公司真的很不简单,他的市值对得起十几倍的增长。
九安是否还能强势崛起,这还得取决于疫情的变化,实力摆在那里,就看老天赏不赏饭吃了。
当然,我们还是更希望不在有那么一天,疫情是时候退场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sg/1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