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行爆雷,多少中企遭血洗
作者
燕大
美股昨夜上演现实版“金钱永不眠”。
硅谷银行爆雷到光速倒闭,接着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出手兜底,连总统老拜登也出来讲话稳住银行信用。
万万没想到,没过几小时银行股却崩了,同在加州的第一共和银行一度跌掉78%,阿莱恩斯西部银行一度跌掉84%,遭遇血洗。
昨天我在文中说自嗨无用,美国在很多方面如果出问题,必然会深度影响与之合作紧密的国家。
现在别的影响暂未看到,大A已经连续几天动辄多只股票泛绿,今天也没例外,一片哀鸿遍野。
几十年的全球化,很多方面早就千丝万缕,尤其是金融,即使我们的货币不能自由兑换,也能感受到强烈振幅。
话说,已经刚兑了,为什么美银行股还会暴跌?
再来看看美国财政部三方联合声明是怎么说的。
原话是,“纳税人将不承担任何损失”,也就是储户可以使用所有的钱,这一步等于兜底和刚兑。
但还有另一句,“股东和某些无担保债权人将不受保护”,这句话可能就是造成美国银行股暴跌的原因。
拜登在当天讲话中也说的很明白,将保证储户资金安全,但不会保护投资者,因为银行的投资者本应有承担风险的准备,因此不会得到政府保护。
通俗讲,就是银行的股东们(买了银行股票的算不算?太算了)是不受政府兜底保障的!
这种决策有错吗?完全没错,储户存在银行的钱本就应该得到保障,天经地义,但投资者不同,投资行为本就是风险自担。
道理虽如此,但对股市来讲却是负面消息。
同时外人也很难想到股市会反应如此剧烈,这种血洗的程度,极可能有机构也在专门做空。
从硅行爆雷开始,短短几天,谁被收割了?
据报道目前最惨的是瑞典养老基金,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三家它全踩中,分别投资89亿克朗、32亿克朗、97亿克朗,总共约合亿元。
前两家银行倒闭待处置,第一共和银行也遭挤兑,且昨夜一度暴跌超78%,这只养老基金妥妥踩了巨雷。
挪威财富基金也踩雷硅谷银行,投资额约11亿元,日本软银、三井住友集团、韩国退休金管理机构等在硅谷银行都有往来。
但最奇怪的其实是中国投资者和初创企业。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富人多,往美国润的人也多,而且赴美上市或者接受美国投资机构投资的初创企业也不在少数。
但现在除了看到九安医疗公告自己有存款在硅行,和零零星星的企业有提及,并没有想象中大量企业和润者受损的消息。
那么多初创企业,那么多赴美上市或者准备上市的企业,按道理多数得与专门服务初创企业和风投机构的硅行有往来,现在却仿佛处在飓风中心,颇为平静。
保密工作做的实在太好。
话说回来,危机危机,有危险自然有机会,特别像巴菲特这种,尤其擅长“当天空下金子的时候,得用水桶去接,而不是用针去顶。”
最关心的问题,银行接连破产,还会继续暴力加息么?
银行出现挤兑,说到底是信用危机,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信心缺失。
与年的次贷危机完全不同,次贷危机是因为资产泡沫破了,产生一系列坏账和连锁反应。
储户存款被兜底,其实就已经稳住信用基本盘。
而投资者不论是股东还是购买股票,本就应该风险自担,这是市场行为。
站在美联储的角度,鲍威尔完全可以不管你倒闭多少家,都能继续暴力加息,但接二连三的银行挤兑,美联储必然会受到多方压力,暴力加息就有可能暂缓。
甚至来说,今夜要公布的通胀数据,都未必会成为是否要继续暴力加息的第一影响因子。
因为高通胀和银行流动性危机是两难问题,但明显流动性危机更容易导致美国自己发生连锁反应,轻重缓急顶层上自然分得清。
如果美联储选择继续暴力加息,那大概率银行股砸盘会持续。
道理很简单,银行被挤兑破产,储户有兜底不用怕,但股东和投资者却没有保障,那还不如赶紧卖了套现,自然就得砸盘,做空的也不会放过这种天赐良机。
同时挤兑破产的银行也说不定会波及到大型银行。
而银行破产,就得拍卖相应资产和股权、寻找新股东(一般是别的银行)接盘,获得资金注入银行,既用于兜底储户存款也为银行提供流动性资金。
一旦持续暴力加息导致银行破产数量迅速扩大,那么恐怕接盘侠也会越来越少,还能不能兜得住储户的存款都是问题!
如果美联储对后续加息表示缓和,那么这一波银行股抛售和破产小高峰大概率就能平息。
但是,高通胀又必然导致物价飞涨,生活成本提高,内需减弱等一系列问题。
高通胀(加息解决)和银行流动性危机(降息解决)两个问题互相交织,如何抉择陷入两难。
当初印钞放水一时爽,现在后遗症一大堆。
化解这些后遗症显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有些选择迫在眉睫。
还是那句话,选择权最终在局内人手上,他们一定会选择最利于自己的那个。
但不论是哪个,全世界都得跟着受其影响。
这就是美元的霸权之处,也是我国货币必须要走出去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sg/1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