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将成为养老医疗产业的重要载体

丨来源: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

丨作者:杨连军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传统养老观念的日渐转变,使智慧养老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刚刚落下帷幕的十九大,更是释放出一系列养老利好信号,医疗健康、智慧养老等领域在未来几年将迎来黄金的发展时期。

  作为国内微电子技术学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综合研究与开发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权威性和引领性。随着智慧养老产业和移动医疗产业的崛起,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先后成立了“中国老龄智能科技研究院”和“健康电子中心移动医疗技术与系统实验室”。

  年,在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的牵头下,与全国老龄办合作建立了中国老龄智能科技研究院。研究院致力于涉老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化建设,依托中国科学院在物联网、微电子、通信等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团队,通过技术攻关、局部试点、典型应用示范及标准制定等方式,为国家智慧养老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成为“智慧养老”高新技术创新基地。

  健康电子中心移动医疗与系统实验室,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一、新型医疗终端设备研发。包括智能心电检测仪、多参数健康检测仪、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仪等,形成社区、家庭健康数据监测硬件系统方案;二、医疗数据处理与挖掘。建立心电、糖尿病数据处理平台,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慢性病人群的重大突发疾病预警模型,给慢性病患者提供精确的疾病个体化预测;三、慢病管理系统AI(长期)。主要进行慢病管理AI的基础开发。

  在传统领域,技术进步是线性和缓慢的,很难呈现爆炸式突破,但是在现代信息领域,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很多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后,劳动效率和动能生产率成百倍的提升。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是很多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将成为未来医疗、养老的重要载体。

  目前我国移动医疗还无法找到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所以基本受制于线下劳动(医院和医生),很难创造新型医疗模式或者重构旧的医疗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医疗,新兴的医疗模式是知识驱动和数据密集的。因此,未来将会有众多的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依赖于新一代用户友好、实时大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工具。也就是说,移动医疗的未来或许在AI领域。因为其不仅能高速提升劳动生产率,也有助于医疗模式的完全重构,并激活新的互联网思维。所以,我们的实验室在心电算法、慢病等领域一直不断的积累、研究,希望为未来发展AI技术与养老产业结合奠定基石。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将智能设备作为现阶段的探索重点,既可以在效率提升有限的情况下避免传统模式的束缚,也能有效避免移动医疗对互联网思维的依赖。健康电子中心移动医疗与系统实验室的智能设备包括:多参数移动医疗终端、智能心电检测仪、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仪三大类。

  一、多参数移动医疗终端。健康数据采集系统利用无线或者有线传输技术,将采集到的居民生命体征数据上传至慢病管理信息平台。这个终端主要用于投放社区,它的后台支持就是AI技术,利用AI技术进行数据整合和模式识别。

  二、智能心电检测仪,主要应用于家庭。现在,老年人的血压、血糖都实现了家庭检测,这些检测数据为慢病管理提供非常有效的依据和帮助。智能心电检测仪,就是希望实现心电检测设备的家庭化应用。医院做心电图检测,从挂号、预约到拿到报告,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通过检测仪,老年人在家里就能够得到精准的心电图报告,并且数据还可通过家庭网络传输到后台,由专业的慢病医生或心内科医生进行远程解读和指导。

  三、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仪,适用于家庭看护,尤其是独居老人的家庭看护。可以实现对呼吸、心跳信号以及多种生理指标的的非接触式监测,具有穿透能力,可穿透衣服被褥,甚至墙壁;发射功率低,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除了硬件产品外,我们还专注于软件与健康数据平台的开发。比如心电自动分析平台,支持全面的临床应用(HRV、T波电交替分析、QT间期分析、起搏器分析等);个性化健康管理云平台:由数据中心采集和分享健康档案与生理特征信息,并基于慢病管理依据,提供动态血压和CVD风险评估、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决策支持、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提醒服务、健康教育,采用开放式接口,支持患者、家人以及社区医务人员互动式慢病管理,为服务提供商、患者、家人和医务人员建立沟通渠道;养老看护系统,是将老年护理与智能科技相结合,利用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内置超低功耗传感器),提供全程睡眠体征监测(离床监测、异常报警),还可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自动生成检测报告和风险提示,让家属随时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我们的两种养老看护使用场景分别适用于养老机构和家庭。“机构云管理”基于物联网技术,采用低功耗高灵敏度传感器,功能强大,操作简单,人性化设计,满足养老机构的监护与预警需求,是管理者的好帮手;“家庭云照护”将智能床垫与远程智能看护和关爱系统结合,让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更安心、更顺心得到全方位的照护和关爱,让子女能够随时随地轻“触”家人健康。

  未来,希望继续与华龄中心以及优秀的研发团队,拓展更多合作空间和合作方式,共同助力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编辑/冯亚楠)

(本文由华龄中心根据杨连军在第五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END

?精彩回顾: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四种融资租赁模式

发展智慧养老产业,需要"跨界"思维和"共享"思维

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

第五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习近平作十九大报告,四提养老,四提医疗

全国老龄办关于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

建一所养老院,到底需要看多少标准与规范?

空巢老人调查:在孤独中,人的尊严也会丧失干净

被万科标榜的日本养老企业是如何从0做到家的

想做好养老,不如先学学日本养老住宅的“匠心精神”

全国首个《智慧健康养老社区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发布

旧闻新读:为什么在欧美没有长年卧病在床的老人?

这就是传说中世界上最好的老年公寓

国外智慧养老的实践案例,一起来学习一下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sg/1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