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满晴博士研发肠胃癌治疗药物广州成立医疗
陆满晴博士研发肠胃癌治疗药物
广州成立医疗公司获内地政策支持
据香港大湾区时报报道:癌症可以说是人类的杀手,所以人们都会闻癌色变。一直以来,科学家都研究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港人陆满晴博士针对消化道癌研发了治疗药物,更在广州成立医药科技公司,拟与大学合作,推动癌症诊断技术以及抗癌药物上市。
毕业于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港人陆满晴博士,在年发现了癌细胞靶点Cadherin-17(CDH17)。经过多年深入研究发现,CDH17在消化道基因组和肿瘤组织中高度表达,被证明是消化道癌的一个真正致癌基因,于是陆博士注册了其作为疾病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全球专利。
肠胃癌占癌症死亡者一半
消化道肿瘤是全球最迫切又未被满足医疗需求的领域。根据Globocan最新数据,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9万,因癌症死亡病例.3万,相当于每分钟有8.7人查出癌症,5.7人死于癌症。其中消化道癌来源(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胆囊癌)的死亡人数竟占了万!也就是说,有50%的癌症患者是死于消化道癌。由此可见,全球范围内至今尚未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
对科研充满激情的陆博士,于年在香港创立了艾贝乐医药科技(Arbele)。基于靶点CDH17,Arbele开发出一套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癌的核心产品管线,包括新型的癌症诊断技术、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制剂ARB以及CAR-T治療。
Arbele研发的创新药物ARB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澳洲TGA治療用品管理局(TherapeuticGoodsAdministration,TGA)批准,适应症为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这是全球目前唯一获批临床的CDH17xCD3双抗特异抗体药物,在生物医药研发中属于原创新药(first-in-class)。该一期临床试验已在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展开,并计划在3年在新加坡、美国和中国内地递交新药申请。此外,Arbele获亚洲癌症研究基金会BRACE奖()、《全球商业领袖杂志》1年全球十大最快增长公司等。
将医药科研成果带回内地
陆满晴博士对癌细胞靶点CDH17有超过20年的研究,公司以此为基石,未来也会研发更多的产品管线。大湾区所在的广东省,人口1.27亿,有医院(医院),医院家数全国第一。
年,Arbele在广州开发区设立了内地子公司嘉立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嘉立医疗)。陆博士表示,设立内地公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学家们的社会责任感。消化道癌症是中国特色癌,在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香港的科学家将多年研发成果带回内地,希望为改变肿瘤病人的命运而奋斗,为推动大湾区创新科技合作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冀携手中山大学推动诊断与药物技术
广州开发区把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广州国际生物岛有适合医药产业发展的环境。嘉立医疗拟与大湾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医院等展开药物的临床一期合作,希望获得更多的临床数据,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及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绿色通道以及政策先试先行契机,加快整合生物医药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推动新型的癌症诊断技术、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制剂ARB产品上市。
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嘉立医疗获得广州市政府推出的各项税务和租金优惠、港人港税等政策。另外,港澳台创新创业大赛也鼓励更多港澳台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嘉立医疗以「创新用于治疗消化道癌ARB双特异性抗体新药」项目,获得「二等奖」并获得相应奖金。
医药公司在内地发展可能遇到困难
陆博士表示,医药企业在内地发展,最大的困难是监管环境。因为监管部门大多是基于旧规则,而这种前沿的新技术,监管部门仍是不熟悉。所以我们能做的是教育大众并尝试对监管部门进行说明。
此外,他们承担的是将技术进行产品转化、商业化的重要角色,目前公司还在尽力匹配更多的内地政策条件和寻找政府支持。后期,公司会优化自身条件,希望能获得内地政策补贴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港资企业到内地发展都会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内地与港澳在法律、税务、劳工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港资企业首先需要熟悉内地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找准方向,坚定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此立足。内地市场广阔,港资企业要发现机遇,发挥港资和自身优势,定能创造更多可能性。
文:人在湾区
Captions
陆满晴博士研究肠胃癌治疗药物超过20年。
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成立医疗公司,获得税务、租金、港人港税等优惠。
陆博士创立的艾贝乐医药科技落户科技园。
陆博士开发出一套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癌的核心产品管线。
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医院等展开药物的临床一期合作,希望获得更多的临床数据。
陆博士希望将研发成果带回内地,以治疗肠胃肿瘤病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fl/1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