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四
来源:-10-28苏小静江苏CIO联盟
四、哲学思考
最后是谈一下哲学思考,马云永远都是焦点人物,年11月20号在乌镇召开的首届世界大会上,马云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投资做得对的话,30年以后,应该是医生将找不到工作,医院越来越少。这句话当时提出来受到不少的批评。现在也才不到两年时间,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后面也还会在讲。一些医生、院长还是有些保守,比如一个院长说,医疗仍然是医生和病人之间产生的联系,这个模式不可能靠技术改变,因为人体太复杂,同样一种疾病也千差万别。
但事物发展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我们来看看围棋,3月8号在AlphaGo和李世石比赛之前,棋圣聂卫平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电脑不可能战胜人类,现在外界所谓机器能战胜人类都是忽悠人。但3月10号当李世石第一轮比赛输给AlphaGo之后,聂卫平惊叹机器人的妙招,对狗的下法脱帽致敬。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有两期节目请了围棋九段江铸久作为嘉宾,他当时说围棋最高的境界是谁?是吴清源。吴清源下棋非常漂亮,一般人是学不来的。他真的是非常有思想很有哲学高度在下围棋。江铸久说他在AlphaGo下棋过程中看到了吴清源的影子,就是说“狗”下出了吴清源的境界,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是非常快的。
这里面就提出了一个哲学的命题,提出几个问题,到底是复杂还是简单的工作才需要借助工具?医疗的复杂性是否会成为拒绝智能医疗的理由,机器人医生会取代真的医生吗?
其实人是非常容易犯错的。年国庆节,一对夫妻将11岁的儿子忘在服务区,开车七十公里才发现孩子丢了。你说这对夫妻是故意的吗?肯定不是,他们不知道吗?他们肯定知道,那为什么还把孩子搞丢了,疏忽。人其实很多时候会很容易疏忽,我们开车不小心就会刮碰一下,不会吗?不懂吗?都不是,就是疏忽。所有有导航、有雷达,这些工具来帮助我们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差错。
年,当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出版了一个跨时代的著作,这本书的书名,我们国内翻译过来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什么意思呢?他们研究美国年当时死于医疗差错的人高达到—人,而且都是可避免的医疗差错,就是由于人们的疏忽引起的。在美国医疗流程这么规范的情况下,每年因为疏忽而死亡的人高达—人,相当于每天掉1-2架波音飞机。
因此后来布什总统提出要建立电子病历来避免严重的医疗差错。这就提出来未来医疗的问题,既然人那么容易犯错,按马云说过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未来医疗会不会真的是机器人靠移动互联网直接来给病人看病,来取代医生。这种场景会不会有可能呢?
其实智能医疗发展的真的很快,IBM已经全面转型做认知计算,IBM沃森医生发展的也很快,前段时间,仅用十分钟就诊断出一名六十几岁女性患了白血病,几个月前这个女性才被误诊。
与传统的医生团队相比,沃森可以在3分钟之内完成人工基因测序分析及其它癌症诊断,比人工提高30倍以上,诊断准确率达到80%。另外根据健康界报道,目前影像人工诊断符合率达到90%-95%以上。如果说临床诊断还需要望、闻、问、切,那么比如说像影诊断,像心电图诊断,这些诊断完全靠数据,没有什么望、闻、问、切,就是靠数据来诊断。那么像这种检查诊断,大家想想看,这个机器人经过不断的学习,那么它的诊断符合率肯定会超过人类。
我一直在想,当一套人工智能诊断软件和检查设备融合在一起的话,医院里做影像诊断分两个步骤分,第一步骤是普通医生做初步诊断,然后专家做确诊。大家想想看,第一部分普通医生做初步诊断还有必要吗?这一部分医生不就失业了吗?所以像这些场景很快就会到来。
当然客观来讲,完全靠机器人看病还有一段距离,但我认为医疗进入新常态。就是现在的话,医院给病人看病,在不远的未来,医院里看病这个场景还在,但同时互联网医疗,包括智能医疗会一起给我们提供医疗健康服务,而且可穿戴着可穿戴设备还随时随地在监测我们的健康和采集我们的生命体征数据。
医疗健康业务会一体化,包括健康和诊疗一体化,线上和线下一体化,院内和院内一体化,机器人和医生一体化。健康,线上,院位和机器人在医疗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我认为智能医疗起的作用总有一天会超过医作用生,医生还会存在,但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当医生。
这里面就提到了一个哲学命题,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宏观层面,人类更多提供创造性知识,机器更多是执行人类提供的知识。微观层面,人要跑的赢机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容易被淘汰,有创造、有创新能力的人有发展前景。马云也说过一句话,今天机器人是我们的工具,未来机器人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这真是一个颠覆的时代,谈到颠覆,有人很兴奋,有人很敏感,像马云就很兴奋,像有些传统人士就很敏感。其实颠覆是个悖论,认为会颠覆的恰恰不会被颠覆,认为不会被颠覆的最有可能就会被颠覆。就是说你认为你不会被颠覆,那对不起,就像温水煮青蛙,可能怎么被淘汰的都不知道;而认为会被颠覆恰恰不会被颠覆,为什么?因为你还有危机感,你愿意接受新事物,就会去不断学习和创新,就不容易被淘汰。
颠覆说明事物发生变化的强度我更认为是表明对发展趋势态度和判断,20年以前,当时全世界从事互联网人的员人还没超过5万人,而今天参加云栖大会已经接近五万人。马云预测到互联网对今天的改变,才会创办阿里巴巴。
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千万不要太过保守。未来医疗,我认为医生会成为大数据的分析师和机器的操作员。
还是用马云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演讲,不是技术冲击了你,而是传统思想、保守思想、昨天的观念冲击着你,不是电子商务冲击了传统商业,对未来的不把握冲击了你的商业。希望我们今天在座的听众,大家都能把握未来,年轻人能够创造未来,老年人能够享受未来。(未完待续)
上一篇:医疗信息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fl/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