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伦程芳医疗器械投资并购中的知识产权

6月2日-4日,由YIPEvents及旗下新媒体“知产前沿”举办的“全球医疗器械知识产权峰会”在深圳召开,本次大会吸引了余位医疗器械IP人报名,同时有余人线上参与直播观看,为海内外医疗器械知识产权机构及从业人员提供了高价值的信息交流平台。

6月4日上午,中伦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程芳以“医疗器械投资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为题做了精彩的主题分享,详细地分享了在医疗器械投资并购中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及投资并购现状和趋势、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必要性、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实务操作技巧等方面内容。“知产前沿”将程芳律师的发言内容整理如下,供各位读者同仁参考、学习。

一、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及投资并购现状和趋势

1.1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逐年攀升

◆年市场规模达亿元

◆年防疫医疗器械需求激增,推动产业发展

随着消费结构调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已初步建成了专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近年来发展最迅猛的行业之一。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全国医疗器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多亿元,同比增长12.9%。年受疫情影响,口罩、核酸检测试剂盒、ECMO等医疗器械需求激增,预计市场规模可超过1万亿元,增长速度更是达到40.0%。

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数据来源:中信证券;众成研究院

对比以往的数据,以前在医疗器械领域内美国是全球的首选市场,其次是欧洲(尽管欧洲是由很多小国家组成,但是欧洲以欧盟为核心的一个团体在以前一直是全球的第二大市场的地位)。中国虽然人口多,市场体量大,但从医疗器械销量和营收来说,并不能排到全球前三名的地位(日本为全球第三大市场),但近些年已明显发生了变化,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1.2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结构

◆高端医疗器械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中低端的医疗设备占比最大

◆高值医用耗材、IVD占比较低

数据来源:德勤研究

注:医疗器械可以分为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医疗设备、IVD(体外诊断)四大类。从医疗器械细分领域来看,我国中低端的医疗设备占比最大,高值耗材、IVD领域我国占比仅为20%和11%,相比全球差距相对较大,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高值医用耗材,一般指对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

低值医用耗材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如纱布、棉签、手套、注射器等)。

通过以往与企业的深入交流,以及与政府机构在法规方面的座谈和咨询,整体看来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目前,国内的医疗器械专注的或者侧重的可能是中高端、中低端的市场;而高端的市场(包括高端耗材)其实还是国外公司占主力军。当然,这给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将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更新的空间和领域——除了这个已经占据的市场之外,高端市场也是可以作为拓展的一个方向和领域。

1.3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趋势

市场将持续增长和扩容

《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指出,未来十年仍将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成长空间巨大。

从需求来看,中国(包括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分级诊疗政策拉动基层市场扩容,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等,都将成为中国医疗器械发展的持续动力。

从供给方面来看,医疗器械产业上游发展加速,已实现较大部分的自产,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和产品化能力也有明显提升,国产替代进程进一步加快。

从资源来看,中国丰富的物质原料、制造业基础和大量回流的医学人才,无疑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从政策来看,中国从器械标准化体系建设、深化审评审批等方面加强严格的核查与监管,监督各企业的行为及其产品的质量,各企业也应根据自身产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国产替代加速

二类:获批数量国产大于进口→中低端器械,国产基本实现替代

三类:获批数量国产与进口相近且国产呈现增长趋势→高端器械,国产替代加速

注:医疗器械分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

一类医疗器械: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备案管理;

二类医疗器械: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

三类医疗器械: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

近五年进口和国产器械获批数量比较,进口器械获批数量开始出现逐年降低且幅度较大,而国产器械的获批数量稳中有升,说明国产替代开始加速;另外,根据分类来看,国产二类远远大于进口二类获批数量,说明在中低端器械,国产基本实现替代,而国产三类与进口三类差距不大,但国产三类开始出现增长趋势,说明高端器械市场,国产替代在发力加速。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趋势展望(如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1.4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投资并购交易概览

l年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创新高

来源:汤森路透、投中数据及普华永道分析

◆相较年,年交易数量达起,增长约94%;交易金额达80亿美元,强势增长%。

近几年在行业内可以明显感受到,产业内的投资并购交易数量大,以及近两年医疗器械行业或者是医药行业被投资人追捧的热度(包括去年是在科创板上市的喷发期,今年是港股18A的喷发期,许多医药相关公司或企业成功上市)。

◆财务投资者年度交易金额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国内战略投资者交易数量增长48%,平均交易规模增加59%。

◆国外战略投资者入境交易持续低迷;海外并购进一步萎缩。

注:财务投资者是以获利为目的,通过投资行为取得经济上的回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套现的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是指,具有同行业或相关行业较强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与公司谋求双方协调互补的长期共同战略利益,帮助公司显著提高公司质量和内在价值的投资者。财务投资者更注重短期的获利,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则不怎么关心。而战略投资者试图从企业的长远发展中获利,投资期限一般比较长,在投资的同时会带来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

受疫情影响以及国际政治环境,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打压和限制,包括美国对中国施加的技术壁垒等,这就会造成在未来短期内,战略投资人若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fz/10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