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医疗行业的互联网化,不只是一个AP
编者按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民生问题,如看病就医、儿童走失、社会养老等,都可以用过新的技术手段得到解决。国庆佳节时间,牛小七将结合七牛服务的案例,带大家了解用新技术手段解决民生问题的进展和实践情况。
这是一个生活节奏很快的时代,由于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健康问题越来越被国人所重视。然而,在中国,看病难几乎是所有人都头疼的事,医院面对人山人海,挂号、检查、咨询等环节将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今天,医疗行业正与这些技术相结合以解决就医环节的各种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涉足医疗产业,无论从就医流程(就医前、就医中、就医后)入手,还是从病种(糖尿病、肿瘤、美容整形、心脑血管等)入手,创业者都将有着非常多的创业机会。有数据显示,移动医疗行业仅在年Q2季度就获得了20笔融资,涉及金额30亿元,用户达1.2亿人。可见,互联网技术正慢慢为医生、医院的信息互联互通搭起桥梁。
医疗产业链条上的商机
一条完整的移动医疗产业链,需从硬件端的健康数据采集出发,经由APP应用传输处理,最终汇集到云端数据库,医生可通过实时监测得到的数据判断病人的身体状况。因此,医疗产业链条上有着以下商机。
从智能可穿戴设备切入
在健康数据采集端,市场上已有较多的智能硬件产品作为数据采集的支撑,如手机传感器技术及一些可穿戴设备能搜集各项生理参数,涵盖心率、血压、鼾声、体温、体重、血氧、体脂等体征数据。这些技术在为医疗健康服务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为医药企业进行更为丰富的健康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增强了用户的黏性。最终,这些数据还可作为个人健康基础数据的参考。
从医疗资讯查询切入
APP端主要连接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涵盖各类医疗信息查询,如医学信息、病例、病历、用药信息等。此外,还包括利用基于地理位置(LBS)技术所提供的医疗资讯服务,如就近诊所、医院及药店的查询等。
从挂号、健康管理及线上问诊切入
挂号、健康管理及线上问诊是移动医疗产业目前较火的领域,涉及自诊、问诊、寻诊、候诊、诊疗、用药、院内康复、支付、后续用药、院外康复等环节。该类应用可免去排队挂号的繁杂程序,通过“文字+图片”的方式直接在线上与医生交流。
从医药电商切入
药店O2O平台模式的兴起,使得用户可通过定位、搜索、扫码、拍照、电子处方等多种形式找到合适的药店,从而下单购买药品,最后由物流公司送药上门。
互联网医疗产品广泛存在的问题
目前,移动医疗市场需求庞大,用户规模也在增长,互联网产品的创业机会很多,但国内医疗互联网产品却存在着以下问题。
产品功能太过基础,不能解决核心问题
目前移动医疗应用或可穿戴设备所能提供的数据多为运动量、体重等基础数据,如健康管理软件大都针对健康人群,仅能起到疾病预警作用,所搜集到的数据并非医生所需的核心数据,对于疾病的诊治无太大作用。此外,整个移动医疗市场产生价值的软件不多,如问诊软件大多针对非急性病症,患者使用率低,对医生无依赖性,问诊仅是一种参考。因此,健康数据的全方位收集、各平台数据的打通和处理才能让数据对医疗产生真正的价值,有价值的医疗产品在市场上才更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产品功能的同质化严重
目前国内移动医疗APP数量已达到多款,但大部分都主要集中在预约挂号、问诊咨询、资讯文献、医药服务等几类。其中,预约挂号类APP占31.3%,问诊咨询类APP占30.3%,资讯文献类APP占16.2%,医药服务类APP占12.1%,市场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在消费者面前,这些产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将越来越低。此时,互联网医疗产品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挖掘产品需求上,与其它产品形成差异,以稳定可靠的底层平台为前提,对数据进行深入理解和充分利用以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
数据和信息的安全问题
互联网医疗产品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用户数据的安全和医疗参考信息的安全。用户数据的安全主要为患者个人健康隐私信息的泄露;而医疗参考信息的安全主要由于平台上医生资质信息不完善,不规范,从而所提供的建议是否虚假,无从而知。而移动医疗APP在这方面也暂时没有提供确切的保证和有效的做法。这样的安全问题可以从技术手段和资质审核两方面进行解决,从技术层面上讲,互联网医疗产品选择可靠的云服务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数据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产品应加强对平台数据的管理,包括对医生资质的审核,设计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增强病人对于平台的信任。
互联网医疗创业四驱力-“硬件+应用+云服务+大数据”
互联网医疗的问题仍需要不断探索进而找出解决方法,一款出色的移动医疗产品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它必须要抓住用户的痛点,如帮助用户排队挂号的产品,虽然功能简单但却可以从医院排队难的问题。此外,产品的用户体验和数据资源的积累也非常重要,当然,这些可以采用技术手段解决。
数据的采集端离不开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硬件技术,以硬件为入口采集足够多的数据,形成足够多的用户,并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医疗健康服务,这样才能围绕用户建立起健康生态系统。这些设备能帮助用户对慢性病的监测、体育锻炼、饮食习惯等数据的采集并最终建立电子病历,从而实现自我健康管理。
从目前来看,国内对于“医疗大数据”的信息仍然重度缺乏,对于这些数据的挖掘、统计、分析、整理等重视度和深入度均不够。而移动应用能帮助参与者建立健康数据平台、优化就医流程、提升就医体验以及获得远程诊疗平台影像存储。事实上,移动医疗应用最重要的部分是“医疗数据”,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硬件是数据的入口,专注于医疗各阶段服务的各类移动APP是数据的载体,而云服务是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七牛作为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平台,整个医疗产业链条上的各类互联网产品都可以使用其存储和数据处理服务,如智能硬件及手机端所产生的图像和语音、胸片、CT、电子病历等数据的存储、分发和处理服务。从年成立到现在,七牛已在公有云存储服务领域深耕四年,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已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并且,七牛的互联网医疗客户已包括智能硬件类的血糖宝,APP类的康视百科、眼健康、易问医、康迅等。云医院、检查机构、互联网医疗、穿戴设备等各方的信息沟通和融合有着重要作用,除提供技术基础设施外,云服务还扮演着医疗行业生态建设的角色。人类的健康数据只有存储在云端才能伴随一生并为医疗提供有力参考,最终才能为人类健康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七牛云存储[七牛云存储],回复以下关键字,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D-Future|解决方案|技术分享|应用场景|行业分析|客户案例|产品动态|实践日|最新获奖|FUSION|DORA|文档转换|鉴黄|广告过滤|餐饮O2O|医疗|气象|广电|大数据|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百癜疯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fz/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