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十年发展回顾
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在过去十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也充满着矛盾与挑战。本文将就中国医疗服务行业过去十年的宏观数据做一些整理和分析,帮助对医疗服务行业有兴趣的读者对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有一个整体认识。
一、自年医改大转折以来,医疗服务行业整体增速显著高于宏观经济增长;在近几年GDP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医疗服务行业依然保持较快发展年之前医改主要进行市场化方向的尝试,医院私有化,医院运营效益化,结果是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相对低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在此期间,医疗服务行业整体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年政府明确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及医改由政府主导的方针。-年新农合参保人数新增6.36亿,参保率达到91.5%,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并获得1.2亿人参保,居民医疗需求得到释放,医疗卫生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年新医改方案实施,重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医药制度,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医院改革试点。在此期间,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报销比例快速提升,医疗服务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年医改进入深水区,改革重点从保基本、全覆盖逐步向提服务、重质量的方向倾斜。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医疗服务行业仍保持15%以上年增速。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办公厅政府卫生费用投入的增加是医疗服务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年政府卫生费用支出占比出现明显提升,医疗服务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年政府投入8,亿医改资金,医疗服务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年政府卫生费用支出占比趋于稳定,行业保持良性发展。根据《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报告》的预计,年卫生费用支出占GDP比重达到6.5-7%。花旗证券预测至年政府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年均增速17-18%,社会卫生支出增速15-16%,个人卫生费用支出增速10-11%,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的费用比例进一步提高。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我们将市场增长直接动因划分为两个因素:诊疗量和人均诊疗单次花费。发现自年新医改开始,人均单医院收入增长贡献度逐渐减弱,就诊量的持续提升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过去几年国家医疗卫生费用支出的快速增加,使政府财政和医保基金面临压力,其中城镇居民保险基金和新农合保险基金结余金额平均可使用年份不足2年。医改重点开始由“量”向“质”倾斜,医疗控费便是其中重点之一。国务院医改年“33号”及“38号”文要求降低人均单次诊疗花费增幅,卫生总费用增幅与当地生产总值增幅相协调,使未来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势头将进一步得到遏制,医院服务行业增长主要推动力。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二、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的主体;医院虽发展迅速,但短期难以动摇医院主体地位1.医院从病床规模、医生资源和运营效率上全面领先医院,占据中国医疗服务行业主体地位医院经过快速扩张数量已经和医院持平,医院病床规模远小于医院,医院供给了83%的病床。在存量之外,医院还为医院服务市场贡献了70%的病床增量。医院病床基数小,虽数量增长较快,但对病床增量贡献仍不及医院。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过去几年,医生数量的增速低于病床数量增速,医院和医院单病床医生配比出现明显下降。医院虽有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医生多点执业政策,但目前仍难获得稳定、充足的优质医生资源,吸引医生资源的速度低于医院。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医院运营效率仍显著高于医院。医院获取病人能力远大于医院,病床使用率高于医院47%,目前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同时,医院在病人收费上也明显优于医院,单病床收入高于医院%(远高于47%的病床使用率差异),且在医院出现轻微下滑的情况下仍保持较快的增长。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以医院医院对病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民营资本办医目前医院目前来看国家医改分级诊疗相关政策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医疗分流作用难以发挥;医院虹吸效应仍然明显,在医疗服务提供量上占比持续增加。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医院是医院的主体构成,年全国1,家医院绝大多数是医院。相比之下,医院平均医院级别虽有提升趋势,但在医疗服务医院为主。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但民医院(医院)面临较高门槛。除投资规模较大,医院以医疗技术为主导,对医生尤其是科室主任要求高。医院难获得优质医生资源,医疗水平难与周边成熟的公立医院竞争。另外,医院较高的运营成本、较长的科室成熟周期(通常3-7年)也降低了对民营资本的吸引力。在医院转制方面,年国家医院改革的重点转向县级医院。在保留1-2家领先的医院外,鼓励采取迁建、整合、转型等多种途径将其他县级医院改造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老年护理和康复等机构。三、民营资本办医的资金和管理优势对拉动消费型专科需求及护理院服务效果显著;医美、眼科、口腔及护理院在民营资本进入后实现了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民营资本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快速布局医院,医院从数量上已经实现了对公立医院的逆转,医院的民营化趋势明显。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全面的区域布局、多样化的市场营销手段、领先的服务理念等是医院能够带动专科发展的关键。在过去几年,医院成功捕捉了医美、眼科、口腔需求。1)医院市场,分科室门诊、住院总收入,医院中的该专科科室、医院2)占比提升水平=某专科年私立医院收入占比-年私立医院收入占比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除医院外,民营资本的资金和管理优势在以服务为导向的护理院上实现了良好的产出转化。过去几年,民营资本在健康养老领域布局加速,使供给端长期缺口得到满足,为需求释放创造了条件。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结语:中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长期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但在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保障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发展潜力长期存在。在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支持下,民营资本将在带动医疗服务行业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以消费和服务为导向的医院中民营资本价值得以最大体现。在规模扩张之外,医院着眼于自身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和运营能力的建设也会实现价值增值。
文章作者:久谦咨询肖恩
细分领域CEO圆桌论坛,把脉中国IVD行业前景
■产业并购及商业合作论坛
■生化及免疫论坛
■分子诊断及基因治疗论坛
■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论坛
■iPOCT及移动医疗论坛
■精选中国IVD新秀路演
联系主办方:
registration
chconsultant.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fz/9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