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行业建设升温,拐点之年
观点聚焦
我们判断年互联网医疗领域将迎来双重催化,有望成为行业的拐点之年。
_拐点之一:医院建设升温
_年1月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湖北武汉为中心开始蔓延。疫情带来了对于线上诊疗咨询的大量需求,期间各大医医院数量以及在线诊疗量均出现快速增长。疫情之下,卫健委连发两文强调互联网医疗在“战疫”中的重要作用,并特别要求各级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宣传相关服务。我们认为本次疫情将会拉动行业发展升温,医院建设在微观层面的优先度亦将提升。
_拐点之二:医保在线支付曙光初现,患者渗透率有望迎来拐点
_年8月底,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为医保打通在线支付奠定上层建筑。我们认为能够实现医保的在线支付对行业发展意义深远,预计将会显著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对患者的吸引力,渗透率有望迎来拐点。我们判断大规模的医保在线支付接入需要等待医保局信息平台在国家级和省级建设完成(预计年下半年陆续完成交付),从而使得年成为拐点之年。而浙江模式(阿里健康、卫宁健康参与)在疫情之下已经实现了对慢性病患者的“在线复诊-开具处方-医保在线支付-医院开药-三方配送药品”的闭环流程,为未来医保在线支付的应用做出了样板项目。
_拐点之下,两大机遇有待挖掘:
_?医院建设:在疫情和医保在线支付的双重驱动下,我们认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为率先明确增长的板块。一方面我们认为浙江模式为代表的省级平台有望多点开花。另一方面,我们判断医院都将自建医院,且多数会对外采购信息化服务,仅这一块的容量即达到亿元。
?医院运营:按照卫健委专家的分享,医院的运医院的医疗资源线上服务模式(H+I模式)、医联体共同线上融合服务模式(H与I融合模式)、集聚医生资源的平台服务模式(I+H模式)。我们认为领先医疗信息化厂商有望在建设后参与到前两种模式中的运营中,并拉动商业模式升级。如卫宁医院的运营、创业慧康的中山项目,以及参与到上海东方医院的运营等。我们预计慢病管理将是互联网医疗的率先突破点,领先建设医院的线下机构预计获得更多患者,倒逼行业纷纷在医院领域增强建设力度。
_盈利预测与估值
_我们维持覆盖各公司的盈利预测。推荐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东华软件、东软集团以及阿里健康。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js/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