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点线后的一公里,让东京马拉松成为马拉松

本文转载自

爱燃烧

东京的轨道交通很发达,城市任一两点间的步行距离都被缩短至一公里内。享受「至多一公里步行」便捷的同时,在地铁站台却总能见到茫然无措的人。这很有趣——哪怕生活多年,东京错综复杂的换乘和出站口仍会把不少人逼疯。从东京马拉松终点线到领取完参赛物品最终离开,选手们也要走过大约一公里。

与地铁换乘难辨方向的一公里不同,正是终点线后这「第43公里」,让东马成为选手们的“此生必跑”赛事。

东马赛后记录的完赛流程图

完赛浴巾(m)

冲过终点线,选手就能领到完赛大浴巾擦汗或者披着御寒。虽然东马关门时间长达7小时,实际上竞赛水平非常高,从2.5小时往后即有大量选手过线,自然对浴巾的发放也要求效率很高——终点处的黄衣志愿者将所有浴巾包装拆开、分堆叠放,选手过来后可直接拿到浴巾披上,也避免了自己拆包装袋乱丢的情况。

浴巾发放分成几个通道,近50个志愿者专职这事。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拆包装,有的负责铺好浴巾,有的为选手披上引导往前走。放浴巾的纸箱和包装袋也有很明确的堆放区域。现场打理的非常有序。

发放之外,志愿者也会为每个完赛者送上掌声。遇到有选手体力不支行动不便,志愿者会安排轮椅直接送他们至医疗站或存衣处。

完赛奖牌(m)

奖牌的发放也分成三个通道,志愿者会为选手挂上完赛奖牌——相比塞在完赛包递给你,这是个更有仪式感的小举动。对多数人来说马拉松无关竞技,挂上奖牌却属于竞技体育中最骄傲的一刻。这是属于胜利者的荣耀时刻。

赛事冠亚季军奖牌

领取浴巾和完赛奖牌间有几十米的间隔,在完赛高峰期也不会造成拥挤。选手过终点后几乎不会有停留,领完浴巾和奖牌,需要步行约米至东京国际会展中心(bigsight)的室内展厅领取存衣包和其它东西,客观上给了选手从运动中平缓过渡下来的时间与空间。

舒缓喷雾(m)

步行米后,会看到一个舒缓喷雾的赞助商展台。如果有需要工作人员会给一瓶喷雾缓解肌肉疲劳,并且也提供简单的按摩服务。终点线至此选手步行了约米,对自己此时身体情况已经有些了解,比如肌肉的状况是激烈运动后的不适或者真的受伤,也可向后面的医疗按摩者提供更准确信息。

工作人员列队,对每位完赛者都会不遗余力的送上掌声

完赛补给(m)

与浴巾和奖牌一样,完赛补给品的发放也分成几个通道,补给包含水、食品、橙子和香蕉等,可以多要一些,管饱。

终点处很多这样的简易垃圾箱,放置的很巧——上一个点喝完水吃完补给,也正好走到有垃圾箱的地方。

领物引导完赛鼓励(m)

进入展馆前,会有工作人员告知领物和离场的流程,引导选手分流入馆。展馆入口旁,志愿者们依然是列队鼓掌,从第一名选手完成比赛,到最后一名到来,志愿者给每位选手最大的敬意和祝贺。

存包领取(m)

进入展馆后,我们会看到东京马拉松最令人惊叹,也是最令人钦佩的一幕——

偌大的场馆地上放着名参赛者的寄存包裹,它们在赛前第一时间送抵终点处,并由志愿者按照存包区和参赛号码分别放好。有多整齐?看图便知。

所有包裹像多米诺牌一样排列放开,行间隔出一条小道,用于志愿者走动取包裹。存衣包按区域划分好,每个存包区都有醒目的数字。选手来到自己的存包区,志愿者便将你的包裹送到手上。取包也划分了排队等待区,遇到领取包裹的高峰,选手便会排队依次领取。排队并不会很久,至多也只是一分钟而已。

每个志愿者也都有自己的岗位,领包剩下的时间他们排列站着,一直鼓掌——场馆中回响着掌声和祝贺声,选手们三三两两进馆再离开,与志愿者致意、合影,拿到自己包裹进入下一个场馆。现场虽然人数众多,领包在时刻高速进行,却几乎没有杂音。哪怕疲惫,每个选手此时脸上都带着骄傲和荣幸。

遇到行动不便的选手,志愿者一招手便会叫来轮椅,专人推着你完成领取包裹和帮忙离开场馆。

以最高效的服务,最真挚的祝贺迎接完赛者;以胜利者的骄傲离开赛道,以认同和感动回报工作者——如果你是跑者,东京马拉松的这一幕会让你感慨到想流泪。

完赛服务(m)

如今不少赛事在赛后也提供了按摩和足浴服务。不过,东马在这两项亮点服务上依然是可圈可点的。

时间正值3-4小时完赛选手陆续冲线的时候,场馆内人员很多,按摩足浴等都需要排队。选手有专门的等待区域,休息的椅子上有一份调查问卷,大意是了解选手的身体状况,跑完后的身体不适部位。这样的针对性数据收集,也会为组委会日后的服务和安排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东马的按摩师来自东京柔道协会

按摩区和足浴区都有志愿者引导入场。提供按摩和足浴对组委会并非难事,难的是每个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耐心,发自内心的服务态度。这些令人肃然起敬。

更衣(m)

现场设置了男女更衣室,选手怕麻烦也在现场就地更衣。场馆被严格区分区域,保证通道畅通,指引非常醒目。

场馆内也有一些赞助商活动,比如朝日提供的无酒精啤酒,赛事计时提供商精工的完赛时间照片纪念,慈善团体的免费立拍得照片等等。

冲过终点线后,领取到完赛浴巾和奖牌,拿到自己的存衣包,接受补给和志愿者们的掌声,享受按摩和足浴,更衣完毕,跟着引导走出会场——至此这一年的东京马拉松赛道部分便画上了句号。

在完成一个马拉松距离后,选手感受到回家一样的温馨,无论是两个多小时的精英选手,还是姗姗完赛的慢跑者,在这里都会享受到持久的掌声,每个人都像英雄凯旋一样得到最真诚的认同。你也许会觉得东京马拉松这「第43公里」似乎并无特别的新创意,但真是他们将最常规最基本的流程做到了极致,让每个流程都有制度可循,才显现出了堪称极致的赛后服务。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白癫疯能吃枣子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uniuzaiku.com/ylsg/21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